這一篇的照片一樣會很多,因為泰國的寺廟建築真的太美了
當船抵達鄭王廟的碼頭後,往左轉看著建築物走進圍牆就是了 (大概200公尺而已)
在下了碼頭左轉之後,在這兩尊很可愛的雕像的前廣場
這裡有擺了好幾個可以把頭套進去拍照的立板,要小心喔,這個是要收錢的
以往有人說他們只看到這個看板立在廣場中間,去拍照之後就有人衝出來收費,不給還不行
但是我們這一次去的時候看板旁邊已經有寫了價錢,還有一位阿姨坐在旁邊了
可是大家還是注意,那可不是免費的拍照看板喔
走進圍牆之後記得要先買票,鄭王廟目前是一人50B (2012年8月份價格)
而售票亭旁邊就有提醒服儀要注意,女生不可以露肩露腿
所以穿細肩帶或者是短褲是禁止入內的,除此之外最好也不要穿高跟鞋來這裡
因為這裡的佛塔非常高,第一張圖的樓梯看了我就腿軟
如果有女孩們穿高跟鞋來到這,我想可能要打赤腳才有辦法走那樓梯了
黎明寺(泰語:วัด อรุณ Wat Arun),又稱作曉廟、鄭王寺或鄭王廟
是泰國首都曼谷市曼谷艾縣「血脈之河」湄南河西畔的一所佛教寺院。
它的全名為 วัดอรุณราชวรารามราชวรมหาวิหาร(Wat Arunratchawararam Ratchaworamahavihara)
它是泰國境內規模最大的大乘舍利式塔,因此享有「泰國埃菲爾鐵塔」的美稱
寺廟於1809年竣工,1847年又被重修。它是大城時期孟庫國王時代留下的最偉大的創舉、最璀璨的文化遺產
這使得黎明寺成為現今昭披耶河畔最古老的建築、參觀量最高的寺廟
黎明寺的主塔高達82米,這座主塔是泰國著名的建築,刻在了10泰銖的硬幣背面
底座和塔身均呈方表,層數很多,面積逐層遞減。四周各有陪塔一座,顏色各異,宏偉華麗,比主塔矮小几倍
塔上鋪貼許多彩色碎陶瓷。寶塔的地基部分繪有巨幅圖畫
主塔坐落於黎明寺的正中心,叫做「帕邦/帕普蘭」(Phra Prang),有「崇高的佛塔」的敬意
它象徵著佛國當中的神山——麥乳山。主塔外部建有四條陡峭的台階,連接著塔體的四層樓,由此可以環繞塔體
主塔最底層的四角建有四個小型陪塔,來供獻風神(Phra Phai)
壁龕中的雕像展示著騎在一匹白馬上面向四方的風神。每層台階的兩側放置著中國武士的石像
第二層由夜叉惡靈守衛的石像柱支撐。這裡可以看到四個入口似的錐形亭子(Mondop)
在這些亭子里展示著佛陀一生所發生的重要事件,例如佛的誕生與覺悟
第二層與底層之間陳設著許多小壁龕,小壁龕里裝有金納羅和金納里
(Kinnara、Kinnari,雄雌配對,半人半鳥,孔雀尾,住在須彌山斜坡的Himaphan森林中)的小雕塑
第三層由拉瑪堅史詩中的猴子雕像形成的柱子頂撐。這裡也同樣地裝有金納羅與金納里小雕塑的小壁龕
最後,第四層或最頂層由印度教中一些住在天上如提婆一樣的神靈雕塑形成的柱子支撐著
四側台階的頂面都挖有小壁龕,裡面擺置著印度教里掌管仞利天的女神因陀羅的雕塑
她坐在傳統的三面白象背上,塔的尖頂由駕在印度教神話中大鵬金翅鳥上的毗濕奴神的雕塑支撐
在塔尖上有佛塔建築中常見的法螺。法螺是因陀羅的兵器,但是出乎尋常地再戴上了一個金冠
這金冠原本是為了一尊佛像而制的,不過後來拉瑪三世在黎明寺擴建工作竣工時,命令將金冠改置於主塔塔尖上
我們造訪的這一天,最上一層圍起了閃亮亮的黃布跟鈴鐺 (不知道是不是母親節慶祝活動....)
上頭有許多來自世界各國的遊客簽名跟寫上自己的願望
遊客在布上寫字或者是風吹過塔頂時,花朵下的鈴鐺都會想起清脆的聲響
一邊聽著鈴鐺聲,一邊遙想自己所許下的心願會因此而傳達到天上
從鄭王廟地面要抵達最上面一層一共需要攀爬4段台階
第一段台階只有5.6階而已,但是要到達最頂端還需要爬上一個傾斜度至少有70幾度的樓梯
當我一口氣爬完最後一層樓梯時已經氣喘如牛了
當初蓋鄭王廟的時候一定是要整人,爬完這堆樓梯我覺得自己好像安潔莉娜裘莉
剛拍完古墓奇兵,有種整個人在吳哥窟裡攀爬完的感受
而要下去時更是像在攀岩一般,還需要倒著走下去才會比較安全
提醒女孩們,千萬別穿長裙來這裡,萬一被絆倒摔下去可是非死即傷的
比起臥佛寺的精雕細琢,金碧輝煌,我個人更喜歡鄭王廟給我的感覺
儘管時間讓它不再光鮮亮麗,雕刻也逐漸老朽殘破
隨著歲月風化而顯得滄桑的佛塔,陽光的照射下更讓粗曠的陶瓷拚貼更顯得風韻猶存
沐浴在金色光芒下的佛塔,穿過石雕所留下的陰影讓歷史更加鮮活
拾階而上,站在佛塔頂層,聽著耳邊傳來的陣陣風吹
鄭王廟已經矗立在昭披耶河岸200多年的時光了,古人是否也和我一樣聽著相同的風聲
任憑時光的流逝,歲月的累積,看盡了泰國王朝幾十代的更迭
到了今天,依然靜靜地、靜靜地聳立在他200年前的位置,俯視著昭披耶河上遊人的來往
雖然這次無緣欣賞夕陽時分的鄭王廟,但我相信這無損他的莊嚴肅穆
推薦遊人來曼谷時,別忘記來這裡感受歲月滄桑的鄭王廟 (怎麼這一篇的ENDING這麼感性....)